检索
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专家介绍
荣誉证书
专利证书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地名动态
媒体关注
地名研究
地名理论
地名法规
专家建言
学术研讨
地名文化
吴文化地名
视觉地名
地名故事
地名图书
地名服务
地名标准化服务
地名信息管理
标准地名查询
交流互动
太仓城是不是拆了支塘城而建的呢?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5/6/19 9:41:43
清太仓城图
太仓城是怎么建起来的?,明崇祯年间张采纂《太仓州志》云:旧城在支塘,张士诚因防方国珍,移防太仓。相传移城时,有献策者度四十五里,每囗步置夫负砖石传送,名曰“蚁运”,不日工就。自此,太仓地方志均沿袭此说。如嘉庆《直隶太仓州志·卷第四·城池》:“州城旧设木栅,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张士诚据苏州,遣将高智广移常熟支塘城改筑。”乾隆《镇洋县志》云:“城,分辖州城之半。旧城木栅。元至正十七年,张士诚据苏州,遣将高智广移常熟支塘城改筑。”王祖畬《民国太仓州志·卷四·城池》也说:“太仓旧无城,东至东门(即今飞云桥),西至西门,南至旱泾,北至木行四桥止,各设木栅。元至正十七年张士诚据苏州,遣高智广移常熟支塘城改筑。”据上述记载看,太仓城是张士诚命部将高智广所筑是铁板钉钉的,太仓城筑于元至正十七年也是可信的,但是,太仓城是由支塘城移建的吗?
在张采之前,有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张寅所撰的《太仓州志》十卷,此书据称浙江宁波天一阁有藏本,笔者未见,不作妄议。另有龚持宪所著的《太仓考》十三卷,但成稿后未刊行,今不见,仅剩两序载后志。有明嘉靖五年都穆撰的《太仓州志》八卷,此志邑中亦不复见。还有太仓建州之前,明永乐年间陈伸所著的《太仓事迹》和明成化进士陆容所著的《太仓志稿》,此二书均已散失。如今最早的太仓地方志是弘治十年(1497年)太仓建州后,首任知州李端礼请邑人修纂《太仓州志》十卷。关于太仓城,桑悦在“卷之二·城池”中记载:“太仓旧无城,东至东门,西至西城,南至旱泾,北至木行四桥止,各设木栅而已。至正十七年(1357年)张士诚遣伪将高智广始筑城以备海寇。周围一十四里五十步,高二丈,阔三丈。池一十五里百七十步,深一丈五尺,广八丈。陆门七,曰大东、小南、大南、小西、大西、小北、大北,水门三,曰大东、小西、大西。”请注意一个细节,桑悦并没有提到移支塘城而建太仓城,而这样重大的事件,似乎是不应该疏忽的。在同书“卷之十·下”桑悦《新建苏州府太仓州治碑》中写道:“太仓一名东仓,在元时宣慰朱清、张瑄于此开创海漕,市民漕户云集,雾滃烟火数里,久而外夷珍货棋置,户满万室。延佑元年(1314年),遂徙昆山州治于此。十有六年,张士诚据吴,始筑城凿池,以御海寇。”这两段文献中均没有提到移支塘城而建太仓城。
太仓州城复原图
那么,太仓城是不是拆了支塘城而建的呢?
明陈三恪所撰的《海虞别乘》中的一段记载值得注意:“士诚据有平江,吾常熟实为要害,乃堑白茆浦,广六十丈,以泄三江之水。恐蕲浙诸寇航海易达,遂筑城于支塘镇,驻兵守之。城之制,南北跨盐铁塘,东西跨白茆浦,如润州之铁瓮而加壮焉。士诚虽割据之雄,于防海之规画善矣。”(明陈三恪撰,陈其弟校注《海虞别乘》,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版,16-17页)根据这段记载,张士诚据平江(即今苏州),以常熟为要害,故筑支塘城“驻兵守之”。《支溪小志》记载:“顾景范云:支塘即南沙废城。元末张士诚开浚白茆,因故址筑城,周五里,曰支塘城,今为支塘墅城址,犹存。”既如此,张士诚有必要在刚筑了支塘城后又将其拆去改筑太仓城吗?
抗日战争时期太仓城墙
《海虞别乘》又云:“弘治中,建太仓城,当事者昧设险之意,竟撤城甓以去,虚吴中东北之锁阴,惜哉!今其遗址尚在,居民占为墓地,累累荒冢,览者有兴废之感,嫠漆之忧焉。”
按照上述,太仓城始筑于太仓建州之后。太仓建州是在明弘治十年(1497年),距元至正十七年已经140年,照此说法,太仓城之创建与张士诚没有丝毫关系。那么,会不会是明代的陈三恪将史料搞混了呢?我重点查了一下桑悦的《太仓州志》,在“卷之十下”中收录有金瑢的《重建太仓南城楼记》和王鏊的《新建太仓州城楼记》二文,重建太仓南城楼是在明成化戊戌年(1478年),而新建太仓州城楼则在明正德十年(1515年),《支溪小志》:“顾(景范)张(采)并东南老宿其言皆有原本,但顾称士诚筑城,张称士诚移城,岂始故尝筑而后移之耶?要之,城非士诚所创,而宏治间无筑太仓城事,确然可考者。”明成化戊戌年和明正德十年,距宏治年建都很接近,将重建太仓南城楼或新建城楼误以为建太仓城,这不是不可能,而根据历代太仓志书,几乎是可以确定太仓城是张士诚那个年代创建的。
那么,太仓城究竟是不是拆了支塘城移建的呢?《(道光)琴川三志补记》云:“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张士诚遣左丞吕珍堑白茆浦,长亘九十里,广三十六丈。恐蕲浙诸寇航海易达,遂筑城于支塘,驻兵守之,城围九里。”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也就是说,太仓城不可能在元至正十七年拆除支塘城而建,因为支塘城要在七年后才建成。再看桑悦《太仓州志》中的表述,他并没有提到拆支塘城而建太仓城,那么,是否可以推测,当年建造太仓城跟支塘城无关,完全是新建的一座城池,只是在弘治年间,支塘城已毁,后人遂牵强附会地说太仓城是拆了支塘城而建的。
根据上述记载,在没有新的材料发现之前,可以认定太仓城并不是拆了支塘城移建的,而是张士诚派部将高智广新筑起的一座城池。此外,本文的“太仓城”并不是指太仓这个城市,而是特指旧时太仓的城墙,因此“太仓城”可以视为一个特殊的已经消失的地名。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太仓民政
上一个:
辛庄为什么和蛇如此有缘
下一个:
为什么是黄埭?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
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