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王弄,藏着多少时间的故事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5/4/28 8:59:44     


       昆山巷弄多,每一条巷弄都有一段故事和历史。不只周庄、锦溪、千灯古镇,昆山老城区中,柴王弄就是一条藏着许多光阴故事的弄堂。


       柴王弄位于半山桥奥灶馆南侧,东西走向,西接亭林路,东连北后街上塘,乃是一条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古巷。明嘉靖年间《昆山县志》载:“柴衖,在半山桥南”,因弄内有经营草绳、草垫和草包等稻草制品的大商行而得名。老百姓则随着弄里的经营特色而称其“柴行弄”,后来谐音变成了“柴王弄”。


       柴王弄里原有著名的王氏义庄,是由原籍河南的王氏兄弟建于清代晚期,主要以接济同族贫苦人家以及为族里的小孩教育谋划和提供场所,后来救济的对象不仅限于王氏一族而成为昆山城里有名的慈善机构。

       在柴王弄中段,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的叔祖父顾绍芳建造的顾宅,便坐落于此。当年,顾绍芳于明朝万历初年高中进士,为人清正廉洁。在一次主持顺天乡试的时候,顾绍芳遇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考生,但其家庭情况很复杂,如果录取他会惹人非议,不录取又觉得错失人才,左右为难之下,干脆辞官返乡,回到昆山,在柴王弄的宅院里建造了一座遗清堂,表示要留清白在人间。

       同样在柴王弄中段,还有一座昆山市区留存至今最大的古厅堂——毕厅。毕厅建于清代,现存门楼、主厅及后楼、厢房、天井等建筑。


       看似不起眼的柴王弄,方寸之间竟饱藏如此多的历史风云。厅堂府宅集聚,现代艺术流芳,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之弄。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昆山发布
下一个:没有资料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