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专家介绍
荣誉证书
专利证书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地名动态
媒体关注
地名研究
地名理论
地名法规
专家建言
学术研讨
地名文化
吴文化地名
视觉地名
地名故事
地名图书
地名服务
地名标准化服务
地名信息管理
标准地名查询
交流互动
千载白公堤 一梦姑苏七里长 | 纪念山塘街1200年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5/6/5 8:50:44
粉墙黛瓦悬起一盏盏红灯笼,摇橹船推开粼粼波光,吴侬软语裹着茉莉香飘过石桥——这是山塘街的清晨,亦是白居易笔下的江南。一首《武丘寺路》,自此青石板蜿蜒成弦,虎丘塔影作谱,河水碧波填词。商贾的算盘声与评弹的琵琶音在水巷相融,绣娘指尖的丝线牵着唐宋明月,昆曲的水袖拂过明清廊檐。
唐宝历元年(825),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主持疏浚开通自阊门至虎丘的水道,并修筑七里长堤。为纪念白居易的功绩,后人将此长堤称为“白公堤”。白公堤即现今的山塘街。从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到“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约3600米,约合7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
这里向来是帝王国君、文人墨客的钟爱之地。明清时有“商贾鳞集,货贝辐轴,襟带于山塘间,久成都会”之说。宋代范成大写诗赞曰“炊烟拥柁船船过,芳草缘堤步步来”。午后,蟹粉小笼蒸腾着烟火,松子糖凝着琥珀时光。黄昏,倚栏听风,恍见古渡口白公祠的灯笼次第亮起,倒映在绿绸般的水面,织就一条星河。岸边的凌霄花攀着墙面,将千载春秋开成绯红的云霞。
七里山塘,不仅仅风光旖旎,亦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中国南社纪念馆就坐落于此。南社,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推翻封建统治为宗旨的革命文学社团,它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漫步在这条千年古街上,欣赏着“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人间烟火,看乌篷船载满唐宋的月光,摇摇晃晃驶向第一千二百个春天,且舀一瓢七里烟水,尽是地名里生长的江南。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苏州民政
上一个:
跟着央视游甪直!
下一个:
地名里的芒种手记 | 秧禾成行 西山梅雨 皆是江南丰收的期许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
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