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专家介绍
荣誉证书
专利证书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地名动态
媒体关注
地名研究
地名理论
地名法规
专家建言
学术研讨
地名文化
吴文化地名
视觉地名
地名故事
地名图书
地名服务
地名标准化服务
地名信息管理
标准地名查询
交流互动
跟着央视游甪直!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5/6/3 9:14:33
近日
系列文化纪录片《人文名镇》甪直篇
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
(CCTV-1)18:30档播出
节目将镜头聚焦于甪直
带领观众全景式领略古镇肌理中的文化脉络
开启了一场文化名镇的发现之旅
↓↓↓
人文名镇 甪直
甪直镇位于苏州市东南部,背靠吴淞江,南临澄湖,西接苏州工业园区,镇域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澄湖水域33平方公里,古镇1.0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甪直地处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这里气温适宜、降水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享有“神州水乡第一镇”之美誉。
据民间传说,晚唐诗人陆龟蒙隐居于此,他深受当地浓厚的稻作文化影响,写了一本《耒耜经》,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农业生产工具的专著
。
有趣的是,陆龟蒙隐居甪直时特别喜欢养鸭,他经常约朋友一起赏鸭、斗鸭,甚至和夫人一起琢磨怎么吃鸭。于是今天,来甪直的游人都会吃一碗清晨的“鸭肉面”,尝一尝清爽的“甫里鸭羹”,这才是历史留给古镇最朴实的味道。
距离甪直古镇仅十几公里的澄湖遗址,是甪直人与水稻几千年共生最有力的证明。经考证,
澄湖遗址是目前太湖流域发现水井最多的遗址之一
,面积约2-3平方公里。
这里出土的文物“汲水器”,它们形制多样、数量庞大,意味着当时甪直及周边的先民已经掌握了较成熟的灌溉技术,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也催生了稻米贸易的不断繁荣。
为适应镇内繁忙的稻米贸易,使货物运输更为高效便捷,宋明以来,甪直人在河面上逐步建起72座古桥,形态丰富多样,不仅连接了两岸通道,也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中国古代桥梁博物馆”。
河道两侧花岗岩的驳岸中,嵌放着165个造型各异的“缆船石”。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在船只停靠岸边时,把缆绳系在这些带孔洞的石头上,以此固定船只。
勤劳与节俭,是甪直人与稻米共生的智慧,哪怕是一套衣服,甪直人也能开发出极致的功能。曾经为了稻田劳作而开发出的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兼具美感与实用、精细与粗粝,正是一代代甪直人辛勤劳作的缩影。
如今的甪直,不再需要漕船运粮,但水网依旧流淌着生命力。河道清淤、驳岸修复,古桥与“缆船石”成为乡愁之路的注脚,游客乘船慢行,看水波荡漾,恍若触摸到时光的纹路。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吴中发布
上一个:
地名中的端午往事 | 道不尽江南不了情
下一个:
千载白公堤 一梦姑苏七里长 | 纪念山塘街1200年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
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