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纳福:苏州地名里的蛇文化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5/2/5 9:47:16     


       祥蛇纳福,巳巳如意!乙巳蛇年到来之际,蛇一下成了网红。其实,在民间,蛇一直被视为灵异之物,又称“小龙”。千百年来,苏州形成了一系列与蛇有关的文化,其中仅地名就有蛇门、蛇王庙、蛇头山等。感兴趣的亲们,就跟着这些地名一起去“打卡”吧!


打卡地之一:蛇门

       蛇门是苏州城最早建造的八座城门之一。根据东汉成书的《越绝书》《吴越春秋》和多种方志记载,蛇门由吴王阖闾、伍子胥建造。因为越国地处南偏东方位,也就是阴阳学说里说的巳位,于是,吴国人在城墙的巳位上开门,门上挂出木蛇,面向吴国子城(今苏州公园一带),以示越国臣服于吴国。从此,人们就把悬挂木蛇的城门叫做蛇门。这个名称,在全国的城门中是十分罕见的。


       蛇门最迟在南宋时已经废弃,让蛇门的具体位置变得扑朔迷离。现在较为流行的版本有二:一是蛇门在人民桥东北堍向东约500米处;二是蛇门在古城东南角、觅渡桥西北侧,地属桂花公园。从《越绝书》说“邑中径从……平门到蛇门,十里七十五步”、《吴越春秋》“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等记载,民国《吴县志》的地图和解放初发现的“蛇门”碑位置看,蛇门应该在今天的人民桥东北堍向东约500米处;古城东南角、觅渡桥西北侧其实是赤门。


       如今,古赤门位置修复的城门被标为“蛇门”,也算为打卡者提供了一个精神寄托吧。



打卡地之二:蛇王庙

       在娄门桥西南堍、东园北门口内侧,原先有一座蛇王庙,前后两三进,里面有蛇王和蛇的雕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拆除。过去每逢农历四月十二蛇王生日,四方香客就会到蛇王庙进香、乞符,回去后贴在门窗上,说是可以远离毒蛇。

       根据清代的《清嘉录》,蛇王就是赤胆忠心、拒不为篡权夺位的明成祖朱棣写即位诏书、结果被灭十族(九族加门生、朋友)的方孝孺。据说,方孝孺虽然是浙江宁海人,但在苏州居住过,后来他的房子被拆,在地基里发现了大量的蛇,从此人们就把方孝孺尊为蛇王了。

       如今的东园北门向南约100米处有座石亭,内设蛇王像供人祭拜。



打卡地之三:蛇头山

       在吴中区金庭镇衙甪里村有座蛇头山,海拔66.7米,因山体形似蛇头伸向太湖而得名。如今,蛇头山已成看太湖夕照热门去处。

       此外,金庭镇还有蛇山、蛇口湾两个带蛇的地名。据《苏州山水志》记载,蛇山位于西山岛西南,消夏湾西面,距圻村0.95公里,海拔15.4米,相传早年属佘姓人家,称佘山,后讹为蛇山。蛇口湾位于横山岛南端,是岛上四个自然村之一,因地形像张开的蛇口而得名。

       此外,在相城区阳澄湖镇陆巷社区还有蛇泾村,据说因该村沿河岸建造,形似一条蛇而得名。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原先有蛇接头村,就在高景山东北,靠近枫桥街道办事处的地方,现已动迁。


其余打卡地:不带蛇字亦文化

       另外,有些地名虽然不带蛇字,但也充满了蛇文化,比如:

       观前街施相公弄,是苏州“蟠龙馒头”的发源地。做蟠龙馒头原先用来祭祀宋代秀才施锷,后来演变成苏州的一种小吃,馒头上盘的“动物”其实是面粉做成的蛇。

       阊门内专诸巷,相传白娘娘曾在这里开药店。传说许仙卷入杭州库银失窃案,被发配到苏州。他的叔叔在苏州开药店,把他保释了出来。后来白娘娘赶到苏州寻许仙,找到后,两人就在专诸巷开了家“保和堂”药店悬壶济世。这个传说,让蛇成了美丽善良的化身,也为苏州的蛇文化增添了不少人情味。

       十全街彭义里,住着苏州城里最后的蛇医朱雪根。朱雪根的父亲朱松官,年轻时就在玄妙观玩蛇、卖蛇药,是苏州著名的“蛇郎中”。朱雪根子承父业,能够治蛇伤和蛇胆疮等相关疾病,捉蛇也是看家本领。如今朱雪根虽然已经不再营业,但“蛇医朱雪根”的牌子依然竖在朱家的楼道口。

       龙驾祥云天赐福,蛇衔瑞草地生春。就让我们在蛇文化的滋养下,共同迎接乙巳蛇年的到来吧!

(作者:苏州市地名专家库成员 施晓平)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苏州民政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