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专家介绍
荣誉证书
专利证书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地名动态
媒体关注
地名研究
地名理论
地名法规
专家建言
学术研讨
地名文化
吴文化地名
视觉地名
地名故事
地名图书
地名服务
地名标准化服务
地名信息管理
标准地名查询
交流互动
喜报!吴中区被确认为省级先行区!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4/4/10 13:06:07
近日
省民政厅发布
关于确定省级
“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名单的通知
吴中区被确认为
省级“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
吴中区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数量在全省位于前列,地名文化资源深厚,现有
15个省级、64个市级、116个区级
地名文化遗产
,1个省级、6个市级、12个区级
红色地名
,并拥有65个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8个独具江南水乡特质的行政村(涉农社区)。
规划好地名
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
统筹协调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资源,组织市、区两级地名专家、文史学者、村干部,深度调研、排摸地名标志设置,进行乡村地名的编制规划、申报命名。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开展地名方案论证,编制全区道路街巷、桥梁、公共服务设施等乡村地名规划,形成地名规划采词库,设计地名图册,全面推进乡村地名标志城乡一体化。完成首批乡村道路街巷、桥梁、公共服务设施等地名规划编制
314条
。
在百度、高德地图逐一“点亮”乡村道路、居民点、景点、企事业单位、商铺等各类地名信息,方便商贸流通、快递进村、游客打卡,畅通乡村微循环。累计采集地名上图
2万余条
,纳入国家地名信息库
2497条
。
应用新载体
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依托山水人文优势,打造吴中地名文化广场、地名文化墙、地名打卡小景等一批乡村地名文化景观,形成了吴中区全域乡村地名旅游线路,打造了
香雪海观梅、园博园看花、东山品碧螺春茶、西山民宿观日落、太湖大桥亲水
等数个地名文化景观集群。开辟数条富有吴中特色的地名旅游线路,将地名与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跨界融合,构成“亮点在乡村、厚度在吴中”的全域地名旅游发展格局。
聚焦多业态
改善地名公共服务供给
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工作思路,做精“地名+”大文章,大力培育和扶持“地名+休闲农业”“地名+乡村旅游”“地名+特色民宿”“地名+便民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借助互联网流量支持、IP打造、文旅项目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跟着地名游吴中》推介、开镰节、新人户外颁证典礼、五社融合创新实践等活动,林渡陶庐、乐趣黄墅、呼吸森林、泊影花境、岱心湾大桥等一批带有地名辨识度的打卡点层出不穷。
实现“地名即为风景、风景亦为地名”效果
结合乡村肌理、文旅主题、风俗文化,塑造地名广场、地名石、亭、碑等地名景观,配以相关图片,巧妙地展现在村民和游客眼前,集成了指位性、标志性、观赏性、纪念性等多重功能。累计设置特色地名标志
369个
,实现了试点地区“有地就有名、有名就有牌”的建设标准。
达到“地名承载文化、文化滋养乡村”目的
通过一个个地名故事,有效提升了乡村的精气神,为乡村正向赋能。游客在乡村旅游的同时,饱览地名景观,又感知当地的文化魅力,留下深刻印象。“乡村著名行动”蕴藏着流量密码和发展动能,不少商户、群众由地名文化精粹的旁观者、欣赏者,成为参与者、推介者、创造者,引入名人、大咖著名造势,主动推介,让乡村著名持续走热、亮点频现。
擦亮“全域旅游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窗口
打造了环太湖特色地名旅游线路。
以186公里“环太湖1号公路”为主线,串联沿线环太湖沿岸地名旅游线路。
打造了传统村落地名旅游线路。
提炼古村落地名文化内涵,深度挖掘蕴藏着的历史信息、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
打造了红色地名旅游线路。
依托太湖游击队抗战历史,展示太湖游击队抗战故事,突出军民鱼水情,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了田园乡村地名旅游线路。
强化地名文化引领,精准定位村庄产业发展方向,形成横泾上林、越溪旺山等一批具有乡土风情和显著辨识特征的江南水乡型田园乡村地名旅游线路。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吴中民政
上一个:
喜报!昆山获评省级“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
下一个:
全省首批!苏州139个乡村上榜!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
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