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专家介绍
荣誉证书
专利证书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地名动态
媒体关注
地名研究
地名理论
地名法规
专家建言
学术研讨
地名文化
吴文化地名
视觉地名
地名故事
地名图书
地名服务
地名标准化服务
地名信息管理
标准地名查询
交流互动
光福 渔业兴盛 香梅似海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4/4/3 9:13:24
光福镇地处苏州市西郊、太湖之滨,素有“湖光山色,宜居福地”美誉。东、西崦湖里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石犁、石斧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光福地区就有先民从事“犁耕农业”的生产活动。
“出吴胥门,背朝日行四十里,得野步市,曰光福。”光福作为集镇名称见诸文字记载,最早是在晚唐文学家陆龟蒙撰写的《送小鸡山樵人序》中。此文写于唐乾符六年(879),至今已有1140多年历史。
光福古称梓里,又名虎溪、邓尉,后因境内光福寺而更名。光福寺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清《光福志》称:“光福镇,古虎溪地,相传吴王养虎处。萧梁时,建光福寺于龟峰,遂以寺名镇,迄今因之。”
自古以来,光福的渔业兴盛,境内的渔港号称“中国内陆第一渔港”, 渔港可同时停泊渔船800多艘,其泊位之多居全国内湖之首。禁渔期间,渔港内呈现出千桅林立的壮观景象。明清,此地为吴县六大名镇之一。
苏州光福镇晚樱盛开
著名的赏梅胜地香雪海就在光福镇。光福赏梅以邓尉山最著名,故世称“邓尉探梅”。邓尉山因东汉大司徒(官太尉)邓禹曾隐居于此而得名。邓尉山一带即名为香雪海。康熙皇帝曾特地到邓尉山探梅,写下“邓尉知名久,看梅及早春”的诗句。
明末清初,赴邓尉探梅逐渐成为苏州一大习俗。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江苏巡抚宋荦题写“香雪海”,并镌刻于岩崖,从此香雪海声名更著。2011年、2016年,“邓尉探梅”先后被列入苏州市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方志江苏
上一个:
市民政局召开2024年全市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工作会议
下一个:
由“美其名曰”到“名副其实” | 苏州两地获评省级“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
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