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镇·沈周故里,中国蟹乡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3/12/4 9:16:12     


       阳澄湖镇因阳澄湖而得名。阳澄湖是太湖平原第三大淡水湖泊。

▲阳澄湖风光


       阳澄湖因春秋时期在此建阳城而得名。《吴郡志》上称“阳城湖”,南宋《平江图》碑上刻为“杨城湖”,晚清时期也称“洋澄湖”。民国《相城小志》又称“阳城湖”或作“洋澄湖”。抗战期间,“洋澄湖”“阳澄湖”二名并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地图上标注为“阳澄湖”,其后名称一直未变。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阳澄湖”入选江苏省首批100个红色地名


       阳澄湖镇位于苏州市相城区东北、阳澄湖之滨,北接常熟沙家浜、东邻昆山巴城、南靠苏州工业园区,是吴门画派鼻祖沈周的故里、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获得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乡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江苏省电商镇等荣誉。





区位交通优越

       苏嘉杭高速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共3个道口途经镇区。辖区内东西向主干道凤阳路西与苏虞张公路、524国道及东环快速路相接,东接澄林路与中环快速路互通。区域内5分钟即可驶入高速公路;15分钟内可达京沪高铁苏州北站,45分钟可达苏南(硕放)国际机场,1小时内可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文化底蕴深厚

       阳澄湖镇素有“姑苏娄门外第一镇”之称,春秋时期,伍子胥在此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镇内富有地方特色的“六大文化”,即以“沈周”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代表的美食文化,以“江抗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圣堂庙会”为代表的非遗文化,以“阳澄渔歌”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湘城老街”为代表的水乡文化,成就了阳澄湖镇文化高地的美誉。

洋澄县政府纪念碑


       陆巷老街、湘城老街、消泾老街入选苏州市首批老街名录。目前,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其中圣堂庙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圣堂庙会

风光旖旎灵秀

       阳澄湖有着吞吐日月的不凡气势,又不失江南湖泊的灵秀柔美。湖中有岛,西为沺泾半岛,自东北伸向西南,状如丽人之腿足,俗称“美人腿”半岛。

莲花岛风光

美人腿澄林路

       东为莲花岛,北接西洋半岛,南望阳澄岛,形若芙蓉出水。两岛将湖分成东、中、西三个湖面,构成了“佛手”型湖貌,也形成了多层次的水岛景观。岛上田野阡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驳岸小舟、绿树繁花、曲径鸟鸣、白叟黄童、鸡犬相闻……使得阳澄湖镇成为世人寻觅的一方心灵憩园,现代版的桃花源,东方的瓦尔登湖。


产业基础雄厚

       阳澄湖镇积极抢抓构建市域一体化、打造阳澄湖城市内湖、通苏嘉甬开工建设等战略性机遇,坚决扛起“强化环阳澄湖地区生态保护,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苏州样板的相城篇章”的时代使命,打造阳澄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时代典范”,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快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阳澄湖图景。




       阳澄烟波,落霞孤鹜齐飞;镇区村落,四季风景变幻。鱼米之乡好地方,阳澄湖赛过水天堂。今天的阳澄湖镇正书写着日异月新的光辉篇章。

苏州市阳澄湖旅游集散中心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方志江苏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