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专家介绍
荣誉证书
专利证书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地名动态
媒体关注
地名研究
地名理论
地名法规
专家建言
学术研讨
地名文化
吴文化地名
视觉地名
地名故事
地名图书
地名服务
地名标准化服务
地名信息管理
标准地名查询
交流互动
震川路:一条穿越历史的长廊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3/8/14 9:07:05
在娄江北岸,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震川路。这是为纪念昆山“三贤”之一的归有光先生而命名的。归有光,别号震川,有“明文第一”的美誉,在中国文坛享有崇高的地位。归有光去世后葬在娄江边的不远处,所以这条路一开始就被命名为震川路。
过去昆山城内还有城墙,自“六门五水关”建成以来,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城墙坍塌甚多,有的地方都成了断壁残垣。震川路也因受到城墙和周围民居的包围遮挡,远没有今天那么开阔。辛亥革命后,当时为了扩大城域,就拆除了城区内的大部分城墙,震川路也变得通达起来。
原来路边的商店大多排列在城墙外,受娄江河和城墙的两面制约,生意铺展不开,对过往行人的通行也造成影响。城墙拆除后,店铺有了更大的场地展开自己的生意。拆城墙的同时,还运土填塞了城墙内的河道来拓宽马路。这新拓宽的马路中,朝阳门东边到迎薰门这一段原先叫兴学路,因为这里办起了县立第一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震川路改成了解放路。后来娄江疏浚,正阳桥加宽,苏沪公路、苏太公路都从解放路上穿城而过,一时间这条大路成了人车拥挤的繁华要道。
▲2015年10月,震川西路公铁立交改扩建完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昆山邮政局翻造扩建,将归有光墓迁移到东大桥北堍,就在解放路的闹中取静之处。为了纪念这位昆山的先贤,又把解放路改成了震川路。一个轮回绕了四五百年,终于又回到当初的原点,划下一道历史的轨迹。
如今的震川路,随着昆山城市规模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延伸,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宽,成了横贯昆山城的交通大动脉。在震川东路上,又建造了一所富有现代气息的震川高级中学,继承着震川先生的文脉。震川路,正伴随着人们在新征程上继往开来。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昆山发布
上一个:
中国古地名——姑苏
下一个:
传统文化与中国地名的关系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
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