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快看,苏州6件宝“碑”!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3/7/20 9:15:16     


全国第一批!
苏州6处入选啦!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印发《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通知。《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



碑刻是古代碑、碣、墓志、
摩崖、石经等文字石刻的统称
这次苏州境内共有6处成功入选
它们分别为

宋代的

南宋天文图
南宋坠理图
南宋帝王绍运图碑
南宋平江图碑

清代的

二王法帖之破羌帖
仁聚堂法帖之赵孟頫书兰亭序



接下来就随小鱼一起
来近距离欣赏下这些“国宝”吧
首先来看“四大宋碑”


       “四大宋碑”特指至今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内的《天文图》《坠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碑,简称为天、地、人、城四大宋碑,是我国科技史,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的杰作。

       四碑均为南宋刻石,为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文庙三宝之一,也是苏州碑刻博物馆镇馆之宝。

     


 天文图 

       碑石纵216厘米,横109厘米。碑分为图和图说两部分,是根据元丰年间(1078—1085)的测量结果所绘制的。

       碑以北极为中心,星图画了三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全天的星投影在平面上。小圆代表北极,中圆代表赤道,大圆代表南天能看到的界限。另一个圆代表黄道,其直径和赤道相交,两圆交成24°角。黄赤交点之右上方是春分点,左下方是秋分点。天文图中央还有二条不规则的线代表银河。从小圆到大圆之间还画有二十八条经线 ,并以此把星图分成二十八个不等部分,每部含有一宿,共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各七宿),二十八宿内刻有1440颗星。

       《天文图》高度总结了中国从远古一直到宋代的天文知识,多国天文学家都高度赞扬其成就,公认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东方星象测绘图。




 坠理图 

       碑石纵190厘米,横105厘米,为宋代中国政治地理图,是现存我国最古老全国性石刻地图之一。碑额题“墬理图”三字,“墬”为“地”异体字。碑分为地理图和图说两部分。

       地理图绘制了我国海岸的轮廓、主要山川、河流、湖泊的布局以及长城和各级行政机构——路、府、州的位置。图中所绘江河、海岸的轮廓大致正确。《坠理图》标注的山脉共有120多座,江河60多条,行政名410个左右。

       图说部分共36行,行22字,书体为正书小楷,作者黄裳。在图说后有王致远所书镌刻题记,共47字,简要说明了刻石经过和缘由。



 帝王绍运图 

       碑石纵182厘米,横100厘米,碑额题有隶书“帝王绍运图”五字,“绍”为“继承”之意。

       碑图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开始直至南宋理宗,记录一百九十五君,历经三千五百年,是一幅以帝王更替为脉络的历史年表。

       《帝王绍运图》碑是目前我国古代唯一的石刻帝王世系图,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平江图 

       碑石纵284厘米,横145厘米。为南宋平江府城市平面图,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最完整的城市平面图,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刻城市平面图。

       该石碑刻于宋代(1229年),当时苏州面临着重建工作,正值李寿鹏在苏州做地方官,他命人实地测量和绘制后将重建苏州城的地貌刻于石碑之上。

       图中所见“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之格局跨越约800年延续至今,几无二致。对照石碑上的街巷、河道分布状况可以发现,彼时的苏州城区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呈现“双棋盘”格局。



接下来
我们再来了解下
位于留园内的
清代碑刻


 二王法帖之破羌帖 

       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镌刻于石上,再拓作墨本装裱成卷,可令前人书法永传继世以供后学,故称之为法帖。“二王”是指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王”法帖,便是园中最得意的宝藏之一。

       它们自涵碧山房南廊,蜿蜒盘旋、迤逦缠绵至闻木樨香轩爬山廊,众多的“二王”法帖陈列在此,印证着流转千年的魏晋风流。


破羌帖位于留园闻木樨香轩后


 仁聚堂法帖之赵孟頫书兰亭序 

       《仁聚堂法帖》由留园曾经的主人刘恕亲自补充整理而成,其中集晋、唐、宋、元、明、清诸家法书于一体。那些静谧的、凝固在黑色石板上的碑文,是纵横古今的纽带、是观察时光的显镜,是联通过往的阀门。

       王羲之《兰亭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苏东坡《赤壁赋》……大家名作,具在此间,可谓诸家流派,应有尽有,篆隶楷行,精彩纷呈。


赵孟頫书兰亭序位于留园敞厅


保护好传统街区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
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这些首批入选的珍贵文物
其实就在你我身边
欢迎大家去打卡呀


该文章为转载
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于公众号——苏州发布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