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7月2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京联合召开《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GB18030-2022)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宣贯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田学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田世宏指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文字编码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标准化是文字编码发挥作用的重要路径。无论是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都需要中文编码标准化。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标准实施,持续推进标准创新,统筹优化标准体系,深化标准国际合作,切实推动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实现新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对标准内容进行解读,公安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标准应用单位发言,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等有关部门、标准起草单位等近50人参加了会议。
延伸阅读
本标准与GB 18030—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适用对象;
b)在双字节编码区更改了10个竖排标点和8个汉字构件所对应的GB/T 13000代码位置,并删除了6个重复编码的汉字构件和9个重复编码的汉字;
c)在四字节编码区更改了18个GB/T 13000代码位置;
d)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CJK统一汉字新增的66个汉字;
e)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CJK统一汉字扩充C的4149个汉字;
f)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CJK统一汉字扩充D的222个汉字;
g)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CJK统一汉字扩充E的5762个汉字;
h)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CJK统一汉字扩充F的7473个汉字;
i)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康熙部首214个;
j)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83个西双版纳新傣文字符;
k)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127个西双版纳老傣文字符;
l)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48个傈僳文字符;
m)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13个蒙古文BIRGA符号;
n)在四字节编码区增加了149个滇东北苗文字符;
o)删除了附录“追加的汉字及部首/部件”;
p)增加了“实现的级别”;
q)增加了“《通用规范汉字表》汉字的代码位置”。
例如,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地名笔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