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许多县以下小地名的通名都是“市”字。在百万分之一的湖南省地图上,就有51个含“市”的小地名,《浙江省地图册》上标有24个这样的小地名,《湖北省地名词典》收录含“市”字小地名"19个,而江苏仅常熟市境内便有"12个“市”字地名。这当中,最赫赫有名的要数湖南浏阳的文家市了。1927年9月20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后,率领工农红军会师于此。文家市的“市”当然不是现代政区意义上的市,而是历史上草市的遗迹。
宋代以来发达的商品经济,滋生了许多作为商品交易集散地的草高,至今湖北荆州、湖南衡东二地还各保留着一个名叫“草市”的地名。这些草市经过发展,固定下来成为县辖的行政单位,名称就叫某市或某某市。如果这个草市成了县域之内的经济中心,县域也会设在“市”内或搬到“市”里来。例如,五代吴越国新置崇德县时,县治就选择在义和市(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析崇德县新置桐乡县时,县治即在凤鸣市(今桐乡市梧桐镇)。至今湖北公安、市山、湖南东安、江西定南、宁冈五县的治所分别叫阝斗市、新市、白牙市、历市和砻市。湖南平江县东南的故县市,是在旧吴昌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吴昌县始置于三国吴,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所以叫“故县市”。浙江松阳县西北的古市,又叫旧市,原系东汉至唐朝前期的松阳县旧治,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