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路南起苏州十梓街,北至干将东路,最早是吴国的子城废墟,其路名与著名的“五卅运动”有关。
       1925年5月,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日本资本家无故枪杀上海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激起上海人民的愤怒。5月30日,上海各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罢工、罢课和罢市,成为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爱国运动,遭到了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苏州人民声援五卅运动
       受恽代英、侯绍裘派遣,中共党员、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长姜长林从上海赶到苏州,与乐益女中教师叶天底(中共党员)、苏州学生联合会主席(苏州工专学生)秦邦宪、博文中学教师许金元(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等取得联系,发动苏州人民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苏州群众积极响应,各校师生三千余人在体育场集会示威,举行烈士追悼会。同时,发起募捐,支援上海人民的斗争。工人俱乐部发动工人改吃咸菜10天,将省下来的钱接济上海工人,学生深入苏州城乡开展募捐活动,附近九如巷的张氏四姐妹就曾在五卅路边进行义演。
五卅路旧影
       五卅运动期间,苏州各界共募捐近2万元送往上海。7月10日,由苏州各界联合会推举组成的筑路委员会决定,修筑一条路以纪念五卅运动,并定名为“五卅路”。后将修筑线路定为翻修公共体育场旁由言桥南至十梓街原名马军弄的一段路。1926年5月30日,苏州各界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在公共体育场门前、言桥堍筑起两方五卅路纪念界石,“俾我苏人,永矢弗忘”。当年6月,五卅路即告竣工,成为全国唯一一条以“五卅”命名的城市道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条路曾经改名为“仲仁路”,为了纪念一位曾为家乡社会发展和抗战斗争作出重大贡献的苏州爱国士绅张一麐,因其字仲仁,所以改名“仲仁路”。1949年后,又恢复了原名五卅路。
       五卅路148号是原金城新村,系金城银行20世纪30年代高级职员住宅群,由十余幢单体两层楼建筑组成,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曾在此设立解放上海战役指挥部。当时,苏州不仅是第三野战军上海战役指挥机关的所在地,也是我军参战部队的重要后方基地之一,苏州各界人士为上海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3年5月12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在上海战役指挥机关旧址勒石树碑,以纪念解放上海战役。
       五卅路上的大公园,是苏州第一个现代化的市民公园。“五四”运动后,各界人士倡议造一座包含图书馆、文物陈列室、会堂、音乐厅等科学文化娱乐设施俱全的公园。1920年,江阴旅沪巨商奚萼铭捐资5万银元开始了筹建。先由苏州工专土木科学生测绘平面图,再交上海公董局法国园艺家若索姆规划设计。1926年时,大公园基本建成,后又经历多次整修。以前苏州城内外古典园林极少开放,大公园被民众誉为城内唯一清静地,成为苏州市民的文化载体之一。
       2018年1月,为纪念在淞沪战役中英勇献身的美国抗日英雄飞行员罗伯特·肖特,苏州公园重建肖特纪念碑。
       罗伯特·肖特是首位在援华抗战中牺牲的美国飞行员。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肖特志愿驾机协助我国抗击日本侵略,同年2月在苏州车坊镇上空的战斗中坠机殉难,年仅27岁。苏州人民深切缅怀肖特的义举,曾先后两次立碑纪念,后皆因故毁拆。2014年,肖特入选国家民政部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次年9月,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师生发起“重建肖特纪念碑”的倡议,得到了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除了这些光荣的红色烙印,五卅路还有很多独家记忆在苏州的城市发展进程中留下过浓重的笔墨。
       这条路上曾经有苏州第一家电影院。1927年,徐碧波、程小青、叶天魂在苏州五卅路公园内东斋对面,自建房屋,自备发电机,开设了苏州第一家正规的电影院——公园电影院。
公园电影院
       这条路上有苏州第一个公共体育场。位于五卅路91号的体育场1909年就曾用作运动场地,1918年10月建成公共体育场,后又经过多次改扩建。最近的一次改造是在2011年,如今原体育馆与市游泳池、市体育场合并成立了苏州市市民健身中心。
       这条路上有苏州最早的广播电台,还举办过苏州第一场音乐会,当年周华健的歌迷从四面八方赶来,把老体育场围得水泄不通。五卅路还曾经是苏州举重队的大本营,从这里走出去了很多世界冠军,比如两届奥运冠军陈艳青。
       五卅路上有保存完整的同德里、同益里、信孚里民国建筑群,都是海派里弄石库门住宅。同德里更是因为热播剧《都挺好》成为了无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一路民国建筑,两排法国梧桐,造就了一条五卅路。这里承载着几代苏州人的成长,挑一个有阳光的日子去走走看看吧!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方志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