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地名看太仓”之品昆太地缘风貌 看市域一体发展主题活动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3/11/9 10:40:09     


       日前,由太仓市民政局和昆山市民政局联合举办“跟着地名看太仓”之“品昆太地缘风貌· 看市域一体发展”主题活动在城厢镇太丰社区圆满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加强昆太两地地名协同管理和地名文化交流,昆太两市民政部门业务科室负责人、地名专家、地名工作者以及地名爱好者共计20多人参加了活动。

       昆太地名发展研讨会

       在昆太地名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地名发展研讨会主题,共同追溯了太仓与昆山两地的渊源,六位地名专家分别围绕昆太两地的地名管理和地名文化在推进昆太协同、市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影响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根据当前实际与政策环境共商地名发展的未来。


随后
昆太两市地名专家、地名工作者
沿着昆太路寻访昆太协同发展足迹
实地考察了西庐园和伯埙桥


西庐

       西庐又名西田,位于太仓市城厢镇西部,原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王时敏晚年归故里所筑的田园式别业,系当时造园大师张南垣名作。主人曾在此与诸多文人欢聚,赋诗作画,并自号“西田老人”。2002年重建为开放式生态公园,占地450亩,园内亭台竹廊环绕,古木清波相映,成为太仓西大门的一个新亮点。近年来,太丰社区重新打造“西庐”,建设太丰西庐湿地公园,形成了以休闲会所为核心,休闲度假区、会议商务区、生态养殖区、绿化景观区和旅游观光区为配套的“一心五区”格局。




伯埙桥

       伯埙桥位于太仓市境西南与昆山市交界处,横跨吴塘河,桥东是太仓地界,桥西则为昆山地界,为纪念王伯埙义举而名。民国十八年(1929年)里人王伯埙出资1.2万元,欲建桥,不幸病魔缠身,弥留之际嘱家人了却心愿,拨交昆太两县地方士绅,作为建桥经费。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组成建桥委员会动工兴建,桥身均用钢筋水泥浇铸,由上海桥梁营造厂承办,骨坯在上海制成后,运抵太仓再行装配。是年九月竣工。为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桥长32.2米,桥面宽6米,矢高6米,通航孔为3孔,中孔跨径6.7米,桥上筑有八角桥亭,对边距离6.5米。桥中央建有八角攒顶桥亭。高大的桥身、独特的造型,成为太仓西郊集镇的历史性地标。




       最后,大家齐聚太仓市博物馆,依次观摩元代古船展、太仓“老底子”、太仓历史文化陈列展览等,加深了对太仓地名文化和历史的整体了解。




       通过此次活动,昆太聚焦地名管理、地名文化、成果应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两市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推动地名管理、地名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成果创新,为促进昆太协同、市域一体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太仓民政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