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码头 今港区 江海古今话繁荣”——太仓市组织开展“跟着地名看太仓”地名文化宣传周活动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3/8/31 8:50:45     


       为充分发挥地名文化在印证历史、激励后人、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良好作用,以地名文化助跑港产城融合发展。近日,太仓市民政局联合太仓沿江新时代文明分中心举办“跟着地名看太仓”地名文化宣传周活动,部分在校学生、地名文化宣讲小能手、专业社工以及志愿者共计40余人参与了活动。


       在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陪伴下,孩子们一行首先来到郑和公园,园区正中央3米高的郑和手握航海图的座像和环墙的三幅巨型磨漆壁画《鹏起浏江》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孩子们依次参观了郑和纪念馆内的各类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并登上“郑和宝船”领略了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的壮观场面。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述了郑和下西洋的船只、行程、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知识,展馆内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介绍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和历史功绩,让孩子们了解了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光辉灿烂的壮举,不仅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还是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和平之举。通过参观学习这些珍贵的照片和史料,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远洋的历史和文化,对郑和下西洋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激发起孩子们民族自豪感及爱国心,增强他们顽强向上、永不屈服的精神力量。

   

   


       太仓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坐标性城邑,更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六国码头”的自古美誉是太仓走向世界的重要贸易港口的著名标识。在太仓港集装箱码头四期现场,孩子们看到一艘艘货轮行驶在烟波浩渺的长江上,长江边一艘艘货轮整齐地停靠在码头,集装箱在起重机的操作下进进出出,装卸货物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太仓港码头空间布局和龙门吊的现场作业情况,并现场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从1992年10月太仓港万吨级码头建设打下历史第一桩开始,太仓人民用30年开发利用岸线13.5公里,建成投运各类码头泊位95个(万吨级以上40个),让昔日沉寂的滩涂摇身一变成为长江第一大港。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在校学生、地名文化宣讲小能手的暑期生活,更让孩子们沿着太仓港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到传统地名文化,零距离感受“以港促产,以港兴城,港以城兴,港城共荣”的融合发展新风采。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太仓民政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