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专家介绍
荣誉证书
专利证书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地名动态
媒体关注
地名研究
地名理论
地名法规
专家建言
学术研讨
地名文化
吴文化地名
视觉地名
地名故事
地名图书
地名服务
地名标准化服务
地名信息管理
标准地名查询
交流互动
100个,快看有没有你熟悉的!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3/7/27 13:56:29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特别是在苏州考察时对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出了“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等重要要求。
2500多年的苏州古城是苏州的根脉所系、灵魂所在,一个个鲜活的地名更是古城文化魅力的生动展现。
近日,保护区、姑苏区第二批100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出炉,包括山塘街、平江路、大儒巷等68个街、路、巷名,及吴门桥、觅渡桥、乌鹊桥等32个古桥梁名。
入选地名
这些地名由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踏勘、资料考证、座谈论证等多个环节评选产生,具有
沿用时间较长、文化内涵丰富、重要的传承价值
等特点。
这些地名怎么来的?先睹为快!
山塘街又叫“七里山塘”
山塘街位于古城阊门外西北,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期,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挖山塘河便于行舟,泥土填堆成长堤直通虎丘。堤长约七华里,又称七里山塘。因介于阊门闹市与名胜虎丘之间,山塘街逐渐繁华,尤在明、清两代盛况空前。史料描述“阊门外商贾鳞集,货贝辐辏,襟带于山塘间,久成都会”,是苏州当时最重要的互贸商市。
大儒巷的“前世今生”
苏州大儒巷是“平江九巷”之一,原名“大树巷”,大儒巷古迹众多,现有古昭庆寺、德龄堂吴宅、端善堂潘宅、丁宅等众多控保建筑。每一处控保建筑的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如今的大儒巷,还被赋予了传播儒家文化的全新使命,一块块崭新的金山石地砖上,刻有一句句儒家经典名言,让路过的人深受教益。
枫桥原来是“封桥”
枫桥旧名“封桥”,因漕运夜间封此桥禁止船只通行,后讹为“枫桥”。《吴郡志》卷十七:“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傍。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唐代诗人张继曾泊船枫桥边的古运河上,写下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诗韵钟声,遂使枫桥、寒山寺名扬天下。现在的枫桥风景名胜区是以寒山古寺、江枫古桥、铁铃古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五古”为主要游览内容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每一条河、每一条巷、每一条街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对故土的依恋、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姑苏还有更多的地名历史等你去发现。
地名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印记。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以地名文化为抓手,积极构建完善的地名工作体系,全力保护独特的吴地文化,绘就“最美江南”的文化名片。
规范管理
引导开展地名申报,集中排查城乡道路、街巷有地无名问题,命名无名道路,方便居民出行。2022年以来,全区标准化处理不规范地名10条,整改不规范地名标志3块,新增道路命名28条。
文化挖掘
挖掘梳理辖区具有红色印迹、深厚红色文化内涵和较高传承弘扬价值的地名。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五卅路、伯乐中学旧址入选省“红色地名”。今年,苏州革命博物馆、金瑞生烈士纪念广场入选苏州市第二批红色地名,目前全区共有10处市级红色地名。此外,辖区还有35处地名入选苏州首批100个地名打卡手册。
遗产保护
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联合金阊街道选取中街路街区,从“文保中看地名”“从百花中看地名”“从诗词中看地名”三个维度,串联马大箓巷、东百花巷、王洗马巷的地名文化,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品牌。中街路街区也入选全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示范街区。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苏州姑苏发布
上一个:
以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苏州吴中:打造城乡一体的乡村地名文化景观
下一个:
以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苏州:编制镇级地名规划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
苏ICP备20015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