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国”国名的由来
“中国”又称“中华”,古代又称“华夏”“九州”“神州”。“中国”一名,由来已久。商代的领土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但是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只有黄河中下游一带,更大范围的地区分封给各诸侯国或一些部族管理。到了后期,人们只把以王都为中心的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称为“商”。而“商”位于东、西、南、北四方土地的中央,成为国中之国,所以当时称“商”为“中国”。到了西周时期,把帝王所在的京都或中原地区也称为中国。如《诗经·大雅·民劳》中就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中国”这一名称含有京都及地区位于中央的意思,同时也指政治、文化的中心。“中国”一词在古代也指华夏民族居住的地区。
